咏腊梅
春节过后,初春时节,虽然还是寒冷的气息,但是随着阳光的倾泻和雨露的浸润,这个季节里已经变得更加温暖了。在这个时节里,有一种名叫腊梅的花卉,虽然它没有那么艳丽的颜色,但是让人过目不忘,被谓为「隐逸之水族兼名寄生花」,可谓独树一帜。那么,古人是如何描述这种妍丽的腊梅花的呢?其中“千载佳人”的大文豪秦观先生曾写一首名篇《江城子·腊梅》,被誉为咏腊梅的最出名的古诗之一。
江城子,南朝刘义庆的《世说新语》里面有提到,乃是古人所称的秦淮河畔的江南,湖北省天门市的一个地名也叫江城子。而秦观先生本身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,由此可见他对江南之地的钟情。在这首《江城子·腊梅》中,秦观突显出腊梅的隐逸高贵之态,同时也表现出了他一颗凄美的心魂。
《江城子·腊梅》中写道:“水边红树已成行,新稀翠叶嫩时;天外清香传素地,云中翠色透红衣。”腊梅花,在秦观的笔下,被描绘得是格外美好,红树行间,点缀着点点腊梅,娇柔而高雅。它的香气,飘入素地,韵味犹存;翠色则透过云雾,若隐若现。这样的描绘,精致中含有细腻,波澜中透出清新,宛如秦观先生巧手描画的一副清丽画面,让人心生赏叹。
接下来,秦观又写道:“爱,不释手,此情常在,常思忆。小阁藏妆几翠被,梅瓶一把春寒色。”这两句话从情感上,是将腊梅与自己心中的爱慕挂钩佳作。秦观先生在词意上,将他对腊梅的爱和思念和自己的情感神秘的联接起来,形成了一种唯美的契合。生成(愁)感叹句式,则更节奏感强,与前节连续不断。
“春寒不自留。”这个自由的分句,于文章的结尾点睛。在这个季节中,春寒已值得在意,而腊梅在灰色的花季中破冰而出,成为这冰凉之草原上一道迷人的风景,生命力的神奇,在腊梅花中得到极致的展示。
通过秦观先生的这首《江城子·腊梅》,可以发现,古代诗人对于腊梅的描绘与现代有一定的区别,现代对于腊梅的描绘,往往偏向于它的鲜艳、早开等词语,而秦观先生却从人文情感出发,将腊梅的隐逸高贵之态刻画出来,闻香识腊梅,腊梅之美由此感性而又表现得恰到好处。更何况,秦观先生精准而细致的真情流露,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对于花草植物的深刻感悟与寄托。